高中地理答题模板集锦

 学地理要多记图,图是要死记的,经纬具体在哪,旁边有哪个国家。一定要理解原理,特别是自然地理,理解了才可举一反三。地理要记答题模式,以应对主观题。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答题模板集锦,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地理答题模板集锦一

 影响作用意义

 1.上游引水灌溉(水量减少)对下游/入海口的影响

 ①入海流量减少,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重,水质变差

 ②入海泥沙减少,海岸受侵蚀,海岸线退缩,河口三角洲面积缩小

 ③来水来沙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渔业资源减少

 ④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生长与栖息,生态环境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⑤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

 ⑥蒸发旺盛,气候干旱,大陆性加强,加剧沙尘暴、荒漠化、盐碱化

 ⑦下游流量减少,流速变慢,水位下降

 (①~⑦对下游;①~④对入海口)

 2.秋雨对农业的影响

 有利:①秋雨多,有利于水库、池塘蓄水,预防来年春旱

 ② 雨水 可以较深的渗透到土壤中,有利于土壤的蓄水保墒

 不利:①绵绵细雨带来低温,不利于农作物的收获

 ②造成晚稻生长期冻害,空秕率增加

 ③使已成熟的作物发芽、霉烂,以致减产甚至失收

 3.工业集聚的影响

 有利:①共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具有规模效应

 ②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

 ③降低运费和能耗

 ④避免重复建设或恶性竞争

 ⑤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集聚效益

 ⑥进行污染物集中处理

 不利:①用水用地紧张

 ②能源资源紧张

 ③公共设施紧张

 ④环境污染严重

高中地理答题模板集锦二

 地球的运动

 1、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德干高原、巴西高原、东非高原等)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我国西北地区、中亚、西亚、北非、美国西部内陆、澳大利亚中西部等)

 4.大气清洁度:城市和乡村

 2、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降水(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反之则雪线高)

 举例: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天山北坡雪线低;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低;落基山的北段和安第斯山南段的西坡雪线低;落基山的南段和安第斯山北段的东坡雪线低等

 2.气温(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中低纬度雪线高、高纬度雪线低)

 3、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相同海拔,则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海拔:相同纬度,则海拔越高,带谱越复杂

 3.热量:阳坡帯谱多且位置高、阴坡带谱少且位置低

 4、地质作用分析:内力+外力

 1.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拉伸、挤压)、岩浆活动(火山)、变质作用等三个方面

 2.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5、怎样分析理解不同海区盐度的差异成因?

 1.不同纬度海区:主要考虑各海区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

 规律是: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2.在同一纬度海区:主要考虑洋流的影响和径流稀释作用。

 影响因素

 影响

 气候

 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低;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高

 径流

 有大量江河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

 洋流

 同纬度海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

 海区的封闭度

 影响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

高中地理答题模板集锦三

 1 影响温度的因素(11个)

 纬度:(太阳辐射、太阳高度角):纬度越低,温度越高

 地形:海拔越低,温度越高(经常用于谷地)

 山脉阻挡:冬季北侧有山脉阻挡冷空气,温度高

 洋流:暖流增温,寒流减温

 锋面:冷锋后最冷,暖锋后最暖

 下垫面:城市>郊区,城市热岛效应,白天:荒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

 (含水越多,温差越小)海陆位置:夏季陆地>海洋 冬季海洋>内陆

 天气情况:白天晴天>阴天(原因是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夜晚阴天>晴天(原因是阴天大气保温作用强),整体来看,晴天多温度更高

 海陆风:冬季海风增强海洋性,增温(如盛行西风)

 山地阴阳坡:北半球南阳北阴,南半球北阳南阴

 下沉气流:谷地下沉气流可以增温,也可以降温,看题想要什么,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增温(导致雪崩)

 2 影响降水或水分的因素(11个)

 风:吹海风多雨(如盛行西风、东南季风),吹陆风少雨(如信风、西北季风)

 气压:低压上升气流多雨,高压下沉气流少雨

 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锋面:冷锋峰后降水,暖锋锋前降水

 下垫面:湖泊降水>森林>荒地,城市雨岛效应,雾岛效应

 海陆位置:临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山地迎背风坡:迎风坡多地形雨 背风坡焚风效应少雨

 谷地上升与下沉气流:下沉增加蒸发,降低湿度;上升气流遇冷凝结多降水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厄尔尼诺中国少雨旱灾,拉尼娜洪灾

 蒸发:纬度高温度低蒸发弱 纬度低温度高蒸发强

 下渗(土质疏松、西北沙土、西南喀斯特地貌易下渗,东北青藏冻土、城市地面硬化不易下渗)

 3 影响气候的因素(4个)现在的大题基本都考“气候的非地带性”

 气压、风带、洋流、地形

高中地理答题模板集锦相关 文章 :

1. 高中地理各专题常见答题模板

2. 2020高考地理40个难题答题模板与万能答题模板

3. 高中地理大气专题与答题模板

4. 高中地理命题规律与综合题答题技巧

5. 2017年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万能的答题技巧别错过

6. 高考地理简答题答题模板

7. 高三地理答题模板

8. 高中地理答题技巧有哪些?

9.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精选

10.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与命题点总结

同学们勤奋起来吧!勤奋会让你尝到甜美的果实,会让你一生无悔,加油,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的地理区域特征答题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的地理区域特征答题模板

地域性是地理学显著的特点之一,地域内部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地域间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以及地域环境构成要素的空间运动和空间演变规律是其基本内涵。区域地理是地理学地域性的表现,对区域内部环境要素的认识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是学习地理学科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和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一、区域地理空间分布描述对象

区域地理要素构成区域整体环境,包括人文地理要素和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地貌等,人文地理要素有人口、工业、农业、商业、交通等,这些要素的几何性位置是其在区域范围内空间分布特征的体现。揭示空间分布首先需明确描述的对象。

1.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如我国的水稻主要分布于国土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平原、丘陵地区。

2.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如我国地震带的主要分布区:东南部的台湾岛和福建沿海;太行山脉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的青藏高原、四川和云南;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3.地理性状的空间分布,包括分布特征、规律、演变等方面。如我国农业用地的分布特征:耕地集中分布于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林地集中分布在东北山地、西南横断山区和东南部低山丘陵地区;草地主要分布于西北内陆的高原、山地,以及东南部的低山丘陵区。又如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4.地理符号的空间分布。区域地图中,地理符号作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表征,常常是地理空间分布描述的重要内容。如用等温线表示热岛效应的城郊等温线分布图中,等温线的形态呈近似同心圆状,数值特征表现为由里向外逐渐递减,高数值区域位于城市的核心部位附近。

二、区域地理空间分布描述角度

地理事物的产生是由于一定地理原因作用的结果,所以区域地理事物在空间分布上是有其内在规律性的。这种规律性包含在区域环境诸要素静态或动态,以及平面或立体结构组合之中,并且呈现出点、线、面、流、网等格局样式。

(一)水平空间分布

1.地理环境要素空间分布的数量演变特点,如,南亚地区降水的总体分布特点:由西向东增多;沿海多、内陆少。

2.地理环境要素空间分布的几何性状特点。①点状分布,如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位于马六甲海峡的东端,扼马六甲海峡出入口;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咽喉部位。②线性分布,如东大裂谷的走向:南起赞比西河,向北经东非高原、红海,一直延伸至西亚的死海附近,大致呈南北走向。③面状分布,如青藏高原的范围: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喜马拉雅山脉以北。④环带状分布,如澳大利亚的自然带分布:呈半环状分布,外缘是森林,内环广阔的草原,大陆中部和西岸是荒漠。

3.地理环境要素空间分布的集中(或分散)特性,如中国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少;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集中分布于“黑河---腾冲”线以东。

4.地理空间分布原因。空间分布原因在于揭示与区域地理描述主体位置意义上的此事物与彼事物的空间关联。地理区域是一个系统,作为系统的任一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和互相渗透的关系。如马来群岛的水稻 种植 业主要分布在沿海的原因:沿海地区有海岸平原,地势平坦;河流入海处,水源充足;人口稠密区,劳动力充足,这些条件有利于水稻的种植。

(二)垂直空间分布

垂直分布体现了区域地理事物三维空间的分布特点。如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自然带分布规律:从山麓到山顶依次是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木林、草甸、荒漠、积雪冰川等。

三、区域地理空间分布描述的关系要素

空间分布描述需借助地理关系要素揭示描述对象的分布特征,关系要素与描述主体同属区域地理整体环境的结构部分,而两者之间有着更为密切的空间联系。如红海的地理位置:介于非洲大陆和阿拉伯半岛之间;南端曼德海峡是沟通印度洋的唯一通道;北端经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北回归线横穿其中部偏北;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为说明红海的位置,这里借助了地中海、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印度洋、北回归线、副热带高压带、地理方位等关系要素。

作为空间分布描述的关系要素有以下几类:①经纬度。②海陆因素,有沿海、内陆、海域等。③地理方位,如东部、西北部等。④自然地理区,如地形区、径流流域等。⑤政治地理区,如大洲、国家、各级行政区等。⑥经济地理区,如工业区、农业区等。⑦交通位置,如铁路沿线、公路沿线等。⑧其他要素的运用。据描述的需要和描述的简明性可灵活借助非地理学科知识作为关系要素,如几何学中的弧形、带状、十字状等。

区域地理空间分布描述运用关系要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空间分布描述经常凭借的关系要素。一般而言,地理空间分布描述包括如下若干方面: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洲位置、相对位置、半球位置、地理方位等,上述要素为使用频率较高的关系要素。如,厄瓜多尔的地理位置:地处南美洲西北部;赤道穿过其北部,位于低纬热带地区;西邻太平洋。另外自然地理区、经济地理区、交通运输中的点线也是常用的关系要素。

2.空间分布描述是对关系要素的综合运用。如我国主要城市在地区分布上的主要特点:多分布在地势比较平坦,气候温和湿润,资源丰富,交通比较方便(沿海、沿河、沿铁路),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显然,地形、气候、河流、交通、资源、工农业等关系要素的综合运用,准确揭示了我国城市的分布特点。

3.空间分布描述主体与关系要素有着一定的因果性。空间分布规律的揭示不是一种简单、直观描述过程,诚然,地理分布现象背后蕴含某种地理原因。如我国风能资源的分布规律:丰富地区---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新疆、内蒙古、甘肃北部;较丰富地区---黑龙江、吉林东部,河北北部及辽东半岛;青藏高原地势高亢开阔,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在我国,影响风能资源的主要因素是季风(冬季风、夏季风), 其它 因素有大风时日、下垫面因素(植被、地形地势、洋面等)、海陆风、台风等等。沿海地区靠近夏季风源地,北部边疆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青藏高原受季风流影响和自身大气对流运动作用风力较为强劲。以上地区风能资源较为丰富。东南沿海、北部边疆省区等关系要素体现了风能资源空间分布规律的内在地理成因。

4.空间分布描述的关系要素通常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性特色。如中亚地区灌溉农业的分布:主要分布于山麓地带,以及河流、湖泊附近。描述的关系要素体现了干旱地区缺乏水源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高中的地理区域特征答题模板相关 文章 :

★ 高中地理各专题常见答题模板

★ 2020高考地理40个难题答题模板与万能答题模板

★ 2017年高考地理答题模板:万能的答题技巧别错过

★ 高考地理万能答题模板大全

★ 高中地理特征类答题技巧

★ 高中地理答题模板集锦

★ 高考地理大题答题万能模板

★ 高二地理大题答题套路模板

★ 高中地理万能大题模板2020

★ 2020高考地理万能答题模板

本文来自作者[惜烟]投稿,不代表西部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bujiaoyu.com/xibu/9945.html

(19)
惜烟的头像惜烟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惜烟的头像
    惜烟 2025年10月09日

    我是西部号的签约作者“惜烟”

  • 惜烟
    惜烟 2025年10月09日

    本文概览: 学地理要多记图,图是要死记的,经纬具体在哪,旁边有哪个国家。一定要理解原理,特别是自然地理,理解了才可举一反三。地理要记答题模式,以应对主观题。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

  • 惜烟
    用户100902 2025年10月09日

    文章不错《高中地理答题模板集锦》内容很有帮助